佛学入门

佛学常识

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

  济群法师  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,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设定。在见道之前,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世界真相。但我们可以从认识

用佛法看人生

  济群法师   问:人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呢?   答: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认识自己,转迷为悟。   问:人生苦短,怎

因缘与一厢情愿

  圣严法师   近年来,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生活、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「因缘观」面对周遭的一切,或以「

成佛的第一生产力

  济群法师   在盛行大乘的汉传佛教地区,《普贤行愿品》的流传极为广泛。许多佛弟子都将本品作为日常念诵功课,而寺院

企业中的佛法

  圣严法师   在一次与企业家座谈的会议上,有一位知名的企业主问我三个问题:1、如何在不违背慈悲的立场下,企业之间

请说忍辱

  圣严法师   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,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?这就要看他「忍辱」的工夫做得够不够。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

运用佛法的智慧,转变生活中的逆境

  在佛教中,对待痛苦的方法,跟世间人截然不同。世间人对痛苦非常害怕,到寺院里烧香拜佛,求菩萨保佑自己千万别生病,一

管理中的慈悲

  圣严法师   现代人讲究自由浪漫,经常一不高兴就请假,公司干部拜托、告诫好象没什么效果,即使老板亲自出马也不见得

心魔与外魔

  圣严法师   所谓「心魔」,是指由内心升起恐惧、慌乱、邪恶的念头;如果你不能驾御它,就会被它牵制,做出许多非理性

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

  圣严法师   《大智度论》卷二七云:「大慈与一切众生乐,大悲拔一切众生苦。」简单的说,所谓大慈悲心,就是要让众生

七分努力三分福报

  圣严法师  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,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,是身分、地位的陪衬。古人说:「有钱能使鬼推磨」,可见拜金

真有地狱吗

  圣严法师   从基本佛法来看,地狱天堂皆出于自心。所谓地狱、天堂,在精神上的感受是有的,从果报来说,地狱的存在也

护生的智慧

  圣严法师   放生是佛教自古以来所主张的,其目的是为了慈悲、为了关怀生命,佛教认为凡是有生命的动物均应受到保护,

教育净人心

  圣严法师   曾经有一位师范学院的资深教授告诉我,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,现在学校的教育环境,让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

佛菩萨做担保人

  圣严法师   忏悔有两种功能:一个是觉察自己的错误,改过迁善,不再重蹈覆辙;一个是好汉做事好汉当,心平气和,勇敢

禅修方法及注意事项(修前必看)

  禅修的方法:   1 将电脑音量调到合适的大小,一般来说相对比较小的音量比较合适,音源应相对低于自己的脐眼位置;

佛法的政治观

  圣严法师   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,许多候选人、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,而关心政治的民众,往往也

佛学的意义

  佛学有时被等同于现代的佛教研究,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。在不同佛教传统中,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。佛学的意义

在线禅修功效

  一 以一念克服其它念头,让身心安静,起到静坐相同的功效。   二 通过专注于佛菩萨名号或咒语,再加上合适的音乐,让

教育与禅修

  圣严法师   社会变迁下,青少年涉及暴力的事件越来越多,犯罪率也日益增加,有许多老师或教育人员,在处理暴力事件的

佛学的智慧

  六点笑:一笑烦恼跑,二笑怨憎抛,三笑憾事了,四笑病魔逃,五笑永不老,六笑乐逍遥。时常开口笑,寿比南山高。   缘

佛学的精髓

  佛学的精髓就在识学上,佛度人,主要是在人的意识上来度。那么,在意识上如何度呢?唯识论分为八识,代表着识的层次关系

你的身体不是你的吗

  圣严法师   有一次我们在举办禅七,有一位比丘在经行时,大家都在慢慢地走,就是他一动也不动,样子还很滑稽,像个木

佛学的书

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 《金刚经》是佛教重要经典。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,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,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