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入门

佛学常识

修好这颗心

  1、要有惭愧心,惭愧、知耻才能庄严身心。   2、要有慈悲心,慈悲就没有敌人。   3、要有欢喜心,有了欢喜,人间

什么是序分

  序分是指佛经中说明本经产生的因缘,序分一般位于佛经正文的开头部分。读了佛经的序分部分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佛经的

为什么诵经拜佛会改变人的命运

  学佛的人都知道,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,我们种下什么因,就得什么果。种善因得善果,种恶因得恶果。因果从未欺骗

什么是三分科经

  三分科经是将佛经的正文内容分为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三分科经有助于我们对佛经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,做到井然有序而不

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

  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?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性,但人们对于福的认识和态度,却有着高下之分天渊之别。现代商品社会以鼓

真正修佛的人

  修炼成佛有各种方式,不只在山上,也不只在庙里;也有在社会中。   在修佛中生活,在生活中修佛。有的人整天打坐,磕

说梦的神奇

  星云大师   各位法师、各位护法信徒:   今天的佛学讲座,我要和各位谈的题目是「说梦的神奇」。   提到梦,每

进退之间的禅悟

  有一位高僧,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,因年事已高,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。一日,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,这两个弟子一个叫

为什么信仰能治愈人

  美国《时代》周刊2009年2月23日的一篇文章说:科研结果显示,信仰的确能起到改善和治愈病症的效果。我们大脑中有个顶叶

佛珠需要开光吗

  开光是佛教久远的传统。在一般人的认识和想法中,不管佛堂的规模大小,若要供养佛像时,那么是一定要举行佛像开光仪式的

寺院参访礼仪

  我们常听人说,人世间最快乐的事,是能够"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"。古代禅者的行脚参访,就像我们现在的旅游那么样地逍遥、

佛教的解脱思想

  慧律法师   佛陀的伟大,在于他拥有大智慧,善于观察人生的真正的生命和宇宙的真相。同时,佛陀的观照达到了究竟处,

学佛处理不好跟家人的关系是为什么

  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没有正确的知见,总是处理不好跟家里人的关系,处理不好生活和修行的关系。这是个特别大、特别严重的问

真正修行的人该做什么

 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,也不只在庙里,更在社会中。要在修行中生活,在生活中修行。有的人整天打坐,磕头、拨念珠,修了

七种对放生的错误言论

  末法时期,法弱魔强,众生业障深重,多有不信佛之人以自己的所谓逻辑推理攻击放生行为,甚至一些佛弟子也正念不坚,听信

你会忍吗

  万法得成于忍!   人在世间行,需要和各种各样的缘打交道,因为习气的原因,人们往往喜欢和顺缘,也就是随顺自己的缘

供佛像须知以及供具的教育意义

  【供佛像须知】   1 有同学来问我,家里供的佛像、菩萨像,摆的位置,有人来跟他讲,这样也不对,那样也不对,到底

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

 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,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,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。比如《遗教经》说:能行忍者,乃可为有

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

 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。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?如果需要,又应如何设置?  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。如果

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

 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,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,修行不离世间觉,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,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。当

如何正规而又如法地供请佛像

  佛教认为,供奉和礼拜佛像,会产生和积累很多功德,在佛像前观想佛的庄严以及佛教教义的深奥玄妙,从而进入禅思的境界,

如何看待开光

  佛像开光是什么意义呢?你家里新供的佛像,请一个法师,甚至居士大德都可以,给你家人说明,供养佛像的意义,这个叫做开

认识观世音菩萨

  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 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?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?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,印度人说他是印

难忍能忍

  星云大师   春秋时有个闵子骞,他母亲去世早,父亲娶了后母,又生了两个弟弟。后母对闵子骞不好,常虐待他。冬天,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