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入门

培育品性善良的孩子(一)

1970
01/01
08:00
评论

  一、如何教养孩子成为社会栋梁

  要怎么维持家庭、社会和国家的繁荣进步,在于父母能拥有多少能力、智慧和道德,去培育孩子成为国家社会的好公民。

  要把孩子培育成才,就必须双管齐下,身为父母的就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己,用以教导孩子,培养他们成为品学兼优,知识丰富,品格高尚的人,这样才有能力领导众人,奉献社会。

  有一些家庭,父母亲的教育高家境好,孩子又聪明,可是父母却不会教养孩子,结果导致孩子成为问题儿童。而父母却始终找不到原因,到底问题出在哪里。

  四种家庭

  为了栽培孩子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,身为父母的必须要注重两项重要的原则,用以教导孩子:

  (1)教导孩子所需的知识,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。

  (2)妥善地安排时间,配合需要,教导孩子成为有用的人。

  可是。有些父母不能妥善地处理与安排,因此,导致现今的家庭出现在了以下的四种情况:

  第一种:有时间,但无知识。

  第二种:有知识,但无时间。

  第三种:即无知识又无时间。

  第四种:即有知识又有时间。

  前三种家庭的孩子,极少会被教育成好人。虽然他们出身于很富裕的家庭,但却像被父母抛弃的孩子,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,结果大多都步上歧途,成为不良少年,而其父母却全然不知道。

  而第四种家庭的父母,都会尽心尽力地把所有的知识和道德观念传授给孩子。因为父母懂得安排时间,配合孩子的需要,付出一切的心血去培养孩子,绝不让孩子为所欲为,一无所得。他们当中有些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许不好,可是,在他们谆谆教导下孩子长大后,肯定有能力创立自己的事业。

  教育孩子的知识

  根据研究,从“道德改进教育基金会”的书籍中,能找到以佛法教养孩子,成为行为良好,知识丰富的人之基本原则,书名为“如何教养泰国的孩子成为优秀青年”,在此摘要述说,若读者需要知道更详细的内容,请自行阅读此泰文书籍,加以补充,这将有助于您教导孩子。

  父母若具有知识和才能,想教养孩子成为品学兼优的人,就必须在生育孩子之前,清楚明了以下的四项要点:

  (1)好孩子需具备那些条件?

  (2)孩子品性的优劣,是如何形成的?

  (3)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性?

  (4)道德教育如何熏陶孩子?

  释迦牟尼佛曾就这些事项,为我们作了解释如下:

  好孩子需具备那些条件?

  要成为好孩子的条件有三项,释迦牟尼佛的三种教诲,即是:

  1、顺从(即是清净)。

  2、懂事(即是智慧)。

  3、有情(即是慈悲)。

  只要孩子具备这三种条件,都可称为“好孩子”,这样的孩子都具备了老师和亲人传授的各种知识和学问。除此之外,还有道德方面的基本发展,比喻说:好的田地,若用来种植菜籽,收成也一样会好。

  孩子品性的优劣,是如何形成的?

  当父母明了要作一个好孩子必须做到不愚蠢、不调皮捣蛋、不无情之后,随之而来就会产生一个疑问,即是该如何培养这些条件?培养条件,即是培养品性。

  品性,是个人的习惯行为,即是我们常常所想、所说、所做,并且会对我们产生好与坏的后果。

  若让孩子常常想说做不好的事,虽然只是小小的错误,也会养成孩子喜欢做坏事的习惯,日子一久,就变成一种惯性的行为,品性也会因此而变成低劣不堪,将来长大后势必成为社会的渣滓,危害社会。

  同样的,若经常训练孩子常常想说做好事,虽然只是小小的事,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,这样无形中养成他们具有良好的品性。

  我们时常想、说和做的事,有三:(一)生活所需(衣、食、住、药);(二)事业;(三)日常生活作息。

  对生活所持的态度,能养成每个人的不同习性,例如:有三个孩子,母亲喂奶的时间不一样,会造成他们性格有所差别。

  第一个小孩,其母亲没有固定的时间喂奶,小孩一旦饿了,没有马上得到食物,一定哭闹不止,这样一来久而久之,这个小孩的脾气就会变得很暴躁,以后肚子一饿,就必定要先闹情绪才肯吃,接下来就会演变成想要什么就要什么,否则便会闹个不休,父母亲也对他无可奈何,就有如养了只小老虎在家里一样。

  第二个小孩就不一样,即使他不饿,母亲却一直喂他喝奶,结果,日子一久,这个小孩子就变成小胖子,脾气柔顺,但却显得懒散懒散,不积极,很难成才。父母就有如养了只小猪一般。

  第三个小孩,母亲按时喂奶,使他从小就养成准时的习惯,身体健康,做事有条有理,脾气好,富有责任感受、判断能力强、容易教养,有了这样的孩子,父母亲就如得到一位贤者住在家里般。

  因此,孩子品性的优劣,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起。

  若父母想要孩子不愚蠢、不调皮捣蛋、不无情的话,就要训练孩子认真看待自己,对待的生活所需,对工作要负责任,处事待人要有礼,生活有规律,忍耐力强。这样一来,孩子就会具有良好的品性。

  如何才能提升孩子智慧?

  父母必须教导孩子如何尊敬他人,来增长他们的智慧。

  尊敬,就是发自内心,由衷地感激某或某事物,具有诚实的美德。

  智慧分为两种,即世俗的智慧与佛法的智慧。

  世俗的智慧,即谋生的知识与能力。不过,若没有道德管制的话,小孩也可能把那些知识用在不正当的途径上。例如:虽有医药常识,但却不用在制药医治病人上,而利用其知识去制造毒品,牟取暴利,危害人类的生命。因此,世俗的智慧,必须要与佛法的智慧相结合一起应用。

  佛法的智慧,即用于决定对或错、好或坏、善或恶、应该或不应该的法则,小孩子必须藉由佛教的教诲,从中学习实践,才能得益。因此,父母必须教导小孩要尊敬长辈,这样才能从长辈那里,学习长辈的生命经验与生活智慧,使自己受益。

  来自佛法的智慧,即是尊重顺从,这将让人产生七种智慧如下:

  (1)敬佛;(2)敬法;(3)敬僧;(4)懂得教育;(5)习得禅定;(6)能够精进,不放逸;(7)懂得嘘寒问暖;尊重于知宾(接待问侯,殷勤接待)

  若能好好地培养孩子具有这七种智慧,则他们更能看到生活的真正价值和好处,而他们的佛法智慧也相对地会越来越充实。

  若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,就具备了这七项智慧之后才结婚,然后生儿育女,那可谓明智之举。因为这样一来,他们将得到具有智慧与福报的小孩,而且孩子也同样得到具有智慧的人当他们的父母。将来他们的子孙也必定是贤者,能负起发扬家族的伟任。

  如何教养孩子懂事听话?

  父母必须教导孩子,遵守世俗的规则与佛教的教规。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需以身作则,经孩子树立好榜样。

  世俗的规则有四项:

  (1)言语方面

  在言语方面,父母必须以身作则,当小孩的好榜样。一定要对孩子讲真话,不能向小孩说谎,同时必须向小孩解释说谎的坏处,让他们知道说谎会使心理失去平衡,导致记忆力不好,容易健忘。这样小孩才会明了言必信,行必有果的道理。

  (2)时间方面

  教导孩子要守时,即训练孩子养成早起的习惯。千万不要让他们只顾着自己睡觉而不劳动。

  尤其是女儿,若他日嫁人了,还赖床的话,这将可能导致她离婚。

  定时睡觉,即是要早睡,因为太迟睡觉的话,小孩就不愿早起。当母亲来叫时,因疲倦而不想起床,便会闹情绪一大早与母亲顶嘴,养成了好反驳的坏习惯,久而久之,性格就变得狡猾,爱狡辩,惹人讨厌。

  定时用餐,即到了用餐时间,必须要准时吃饭。有些小孩就因为不定时用餐,以致得了胃病。若他从小就得了胃病,一生中都会有问题,就是不能执行重任。因为每当一有了压力,就会胃痛。

  (3)卫生方面

  不爱干净的孩子,将很难融入社会,因此父母必须教导小孩保持干净的方法。例如教小孩如何洗澡,就是如何有少量的水、香皂与时间,但却能洗得干净。

  (4)处事方面

  学会与人分工合作,不懂得与人合作的孩子,难以与其他人一起工作。他将会时常与人发生口角。因为不了解工作的性质、无法与人合作就难以完成工作,使得工作无法有好的成果。

  佛教的教规以五戒为基础

  不守五戒的孩子,长大后,家庭将会出现问题,命运也有可能遭受不幸,而沦为罪犯,因为:

  不守第一戒,会导致犯罪;

  不守第二戒,会导致贪污;

  不守第三戒,会导致邪淫;

  不守第四戒,会导致到处招摇诈骗;

  不守第五戒,会导致染上毒品;

  如何教养孩子成为有情之人?

  首先要教导孩子能够独立自主,然后才能帮助别人。父母也必须培养孩子的耐性。

  从表面上看,只要孩子听话懂事,成为好人就够了。但事实上还不行,因为生而为人,必须要做有益于大众的事。

  例如:我们种了一棵芒果树,然后加以浇水施肥,悉心照料,但过了十年,发现一个芒果也没有,最后,我们就必须砍掉那棵芒果树。

  我们的小孩也是一样,若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,那么,无论他到哪里,一辈子都会穷苦潦倒。即使有了灾难,也没有人会抻出援助之手加以援助,因为他们平时对人太无情了。

  要让孩子成为有情之人,就必须要让他吃得起苦,培养耐性:

  (一)忍受艰辛之耐性,这将让他们不怕任何艰难,成为刻苦耐劳的孩子。

  (二)忍受愁苦之耐性,这将让孩子懂得照顾自己,不会为了逃课而装病,不会与人狡辩。

  (三)忍受被排挤之耐性,这能培养孩子的自信,使他没有自卑感,不骄傲自大,懂得尊敬长辈,知道自己的身份与处境。

  (四)忍受引诱欲望之耐性,这样孩子才不容易步入歧途,尤其是不会当以下四种事项的奴隶:(1)酒和毒品。(2)男欢女爱。(3)金钱。(4)赞美。

 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会发生各种严重的问题,这些都是主要的原因。例如:贪污问题的产生,是由于父母没有教导孩子要如何面对各种引诱,没有告诉孩子诚实永远享福,贪污将受惩罚,不要贪财,金钱不是万能的,它绝对买不到亲情、诚意等等。

  一旦小孩被误导,认为金钱比道德还重要,那么,当他长大后,就什么都不管了,只要能得到钱,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敢做。就是因为这样,才导致泰国不能进步,尽管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,比新加坡、韩国、日本等国家还要好。

  行善如何使孩子获益?

  读完“如何教导泰国的孩子成为优秀青年”这本书后的心得就是,行善能使孩子获益。

  大家都知道,每个孩子都想要做好人,可是孩子就像一块白布,父母是染色的人,若染对了颜色与用对了方法,就会得到色彩鲜艳,花式漂亮的布。但如果染得不好,布就会被损坏,不但不能用,甚至还必须丢掉。而教养孩子也一样,就像染色布,一旦出现错误,就难以改善了。

  我们应该以“对”的方法教导孩子,即是周边的人必须以身作则,当小孩的模范:

  (1)父母要当孩子的典范。

  (2)教导孩子要结交益友。

  (3)教导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。

  (4)为孩子寻找良师。

  周边的人在三方面,可以当孩子的好典范:

  (1)正当工作之典范。

  (2)时间管理之典范。

  (3)使用生活所需品之典范。

  所谓典范,需具备三项特征:

  (1)懂得掌握全局

  懂得掌握全局的人,无论他负责什么事,都会把工作完成,并获得最佳的成绩。他能做得这么好,是因为他有能力,并清楚地了解工作的性质,懂得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出好成绩。当他工作时,会尽心尽力地工作,能迅速地知道在工作上所发生的问题和障碍,而且在问题发生之前,找出防范与解决的方法。

  若是向来都不尊重教育、不懂得尊重别人、经常挑人毛病的话,就不会成为有智慧的人。倘若一个人不懂得尊重,又经常挑人毛病,那么,一定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他的。

  因此,若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怎样尊重别人,那么,他将更懂得尊重的意义与价值,别人才乐意将所学所知所他分享,他才能得到如何掌握全局的方法,知道工作的效力以及工作上应该注意的事项。这样将让他在工作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  (2)懂得时间分配

  懂得时间分配的人,就是懂得规划的人。当他要进行任何工作时,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步骤,然后安排好工作的次序,按部就班地去进行。由于事先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所以肯定地能按时完成。

  能够如此控制工作时间的人,若是没受过严格训练的话,是没有办法做到。此外,因为他自己也清楚知道时间很宝贵,时光流逝,一去不回头的道理,所以对于时间格外地珍惜,而加以有效地规划使用。如果不懂得把握时间,除了错失良机之我,还会后悔莫及。

  至于从来不按时工作的人,必定是任性之人。一旦有人指定他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,他就会觉得纳闷,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。这是因为他缺乏纪律训练,时常随心所欲地去做事,才无法按照计划完成工作。

  能把时间控制得好的人,因为他曾经受过严格的纪律训练,懂得怎么安排好自己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与工作。当工作时,能好好地规划工作的步骤,计算完成工作的时间,一点也不会出差错。

  因此,若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训练,他会清楚了解纪律的价值,守时的效率,绝对不敢随意任性。他在分配时间与规划工作方面,都能按规矩去实行。

  (3)懂得控制预算

  懂得控制预算的人,就是能把预算费规划得很好,不但经济而且有效率。

  控制预算的人必定精打细算,不做无谓的浪费。他会顾虑到大众的利益,不会将预算估得太少,致使成效不彰,但也不会让花费超支,造成浪费或损失,绝不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中饱私囊。

  任何地方缺少会控制预算的人,公众的财务将会有问题。因为财务的规划失效,工作即容易出现差错、同事之间也会互相猜忌,而导致公司名誉受损。

  能将预算控制合宜的人,是因为曾接受过训练,具有忍受艰辛、愁苦、排挤、以及引诱欲望之耐性,因此其意志坚强,有魄力,工作效率高,工作成绩良好。

  所以,如果我们的孩子,从小就懂得刻苦耐劳,并懂得节省之道,虚心地向前辈们学习,那肯定获益不浅。当他明了这些道理后,就知道应该怎么对工作预算进行规划,懂得物尽其用,以及能克制自己,不受一般物质的诱惑。这样,他们就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。

  孩子从周边的贤者学习了这三个方法,并谨记于心,这样一来,就自然能培养仁义道德,在工作方面,无论是对全局的掌握、工作的成效、时间的分配等,肯定都可以胜任。不管他从事什么,他将会是一个品德高尚,堪负重任的将才。

  总结

  父母有必要将自己所有的能力、智慧和道德,用以教导给孩子,教导他们具有善行,可以独立自主,能够自信地生活处事。因此,身为父母需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:

  (一)必须时常学习新知识,来教导孩子成为品学兼优的人,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,才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,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。

  (二)不能过度溺爱孩子,让他们为所欲为。家长必须时常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,一发现他们犯错,就必须马上加以指正。同时也需要与老师合作,共同教导孩子向上向善。除此之外,也可请亲朋好友帮忙,随时随地教导他们,别让他们有犯错的机会。

  若父母能做到以上这两点,孩子们就能好好的利用时间学习,不会蹉跎岁月,步上歧途,去做非法的勾当。如果他们能接受父母和长辈的教导,认真学习,将来必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,长大后必能独立自主,不但能够自己创一番事业,也能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。

关注我们

  • 邮箱1480809595@qq.com
  • 微信佛商网订阅号:foshang1080
二维码扫码关注“佛商网”官方微信